说说诗词写作 张现会
今天这事,受好友所托,真的是勉为其难。一来是不敢讲,以前还敢在群里评评别人写的诗词,现在可能了解的稍微多些了,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浅薄无知,越发不敢说了,诗词之博大精深永远需要学习。二来是不会讲,写都写不好,更不会讲了。只是零零散散说过一些只言片语,也很不成系统,难免胡说八道的,贻笑大方。 话说回来,既然应承了,那就胡乱讲几句吧,大家多提意见,互相探讨,以求共同进步。 首先说明三点。 1、今天所讲的内容,纯属个人心得体会,不必上纲上线,涉及一些当代理论时,不一一注明出处,亦不作深入探讨。 2、本讲的目的,是基于能写出基本上符合格律和意境要求,初步具备诗词模样的作品,最多能达到报刊发表水平,而不是本着出精品和大师的目的,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3、本讲只是提供一种有别于系统理论的视角和形式,以期能从实用角度提供不同的感受,对学写诗词有点启发,也就完成任务了。 那么如何能写出一首基本过得去的诗词呢?诗词写作这方面的理论自古至今,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且大都还是皇皇巨著,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哪有时间一一细读呢?而且那些大部头专业理论于我们写诗词实在没有多大帮助或者说功效太慢。因此从实用角度简单说一下,也许有些必要,这也多少有点速成法的意思。 一、写作准备 诗词写作,要求较高,格律类技巧层面的东西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可以突进,意境、章法等内涵要求较高的层面就要更多的凭借于日常积累,所以只有扎实学习,从模仿到主创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1、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汉字如果能掌握6-7000字就有很好的基础了。不妨可以抄抄字典韵书之类。这好比盖房子,掌握的建筑材料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大。 2、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和诗词作品,培养较好的诗感。有的人写出的句子逻辑混乱或本句不通,或上下不通,自己都感觉不出来。这就是诗感不够的表现。诗感没有捷径,只能靠阅读古诗词来培养。 3、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形象思维。 4、掌握基本的诗词格律。 5、熟练运用修辞等艺术手法。 二、写作方法 (一)艺术手法 不管怎么说,艺术手法是绕不开的,所以还是要提一提的。无论诗词对联,古代没有现代系统严密的语法和词性,但实际上古人在创作中自然而然的按照语法和词性进行,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艺术自觉,而且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表现手法除了传统赋比兴,今人又总结了不少,例如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只有了解了艺术手法,掌握了艺术规律,才谈得上构建自己的艺术作品。简单说几点。 1、点染。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2、衬托。衬托有反衬和陪衬。主要说说反衬,诸如动静、虚实、哀乐等,以动静为例,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万籁俱寂的静态,一舟独钓的动态,更加突出了一副空旷的画面。其它反衬,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给人以痛彻心扉的感受。 3、互文。互文为了节省笔墨,避免单调重复,还增加了形象性和韵律美。互文多为单句互文,也有偶句和隔句互文。一般单句多见,如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是烟和月都笼寒水和沙。范仲淹“将军白发征夫泪”,说的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哀伤流泪。 4、隐显。“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这个有两方面要求。一是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二是为了增加诗味,避免直白空泛,读来如白开水。如朱庆馀的《闺意呈张水部》,说自己考试心里没底,希望得到张籍的帮助,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5、通感描写。通感是出现于二十世纪的艺术手法名词,并不是才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实际上古人的诗词里随处可见,运用极为广泛。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如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是听觉通于触觉与视觉。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这是视觉通于听觉、嗅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艺术效果。通感的运用要靠拓展思维,大胆想象。 (二)写作过程 简单了解了艺术手法,就要进入写作了。 无论在临屏拿到题目,还是在生活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中心,写作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一般要确定一个中心词,可以叫诗眼。围绕诗眼,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脑中开始设定想要表现的场景和画面,努力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到这个场景中,这就是所谓的现场感,然后就会跳出几个意象来,通过筛选,暂时确定几个,这又好比有了几个珠子,下一步就要用合适的字词来穿起来,这就有了成句了。也可以确定了意象之后,再定中心词。诗词形成,本无定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除了规定用韵,这个过程不要考虑韵脚,有了成句,韵脚自然就有了,切不可为韵而韵。然后按照起承转合组织成篇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时候还要随着组织的深入,不断调整字、词、句和意象、结构等,这就要求始终有整体感,想上句的时候要想到下一句,写起的时候要想着合,我称之为“压茬构思”,不能想一句凑一句,才能有效防止写得前后矛盾或者支离破碎。 成篇的过程,苦于一时难以组织,那么也有一个办法。就是“偷诗”。怎么偷呢? 一是照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唐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宋代晏几道拿来写进词里就是他的了,而且成了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朝李贺的,毛泽东也拿来用了。当然我们要避免这样操作,以防被人诟病:“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二是改造。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毛泽东稍微一改写到自己的词里边,变成“一唱雄鸡天下白”。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改一字,就是辛弃疾的了。这个我们可以学一学。 三是化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化用。化用大家都懂,其实也不用多讲。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世人都知王句是千古名句,哪还记得庾信的原句。 还有一个笨办法,我称之为“换骨”法:就是找一首古人的诗,逐字换之,形成自己的面目。这个有很大的游戏成分在里面,且也需要几分功力,不值得提倡。 (三)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诗词应该有诗词语言,诗语不够就会呈现散文化,有的就像写作文,按照动作场景步骤逐一罗列,这是不懂诗词具有跳跃性,也是字词驾驭能力的不足所致。过于直白,读之无味,但若为求意蕴高古,意象混搭,甚至生造词句,晦涩不通,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应该避免的。 2、叙事要有一定顺序,要么由远及近,要么由近及远,不要前后混乱;选择意象要统一,是晚上要注意不要突然出现白天的景象,晴天和雨天搅在一块也是很容易犯的错误。 3、适当扩大词汇量,避免总是缱绻、笔墨、纸笺等,成语要慎用,尤其是意象重复的应该避免:如千头万绪、万紫千红的“千万”系列,山清水秀的“山水”系列,是积累缺乏、随手成句的表现。 4、炼字炼句一丝不苟。诗词是高度浓缩的文学作品,寸字寸金,每个字都有存在的价值,要精心推敲,不可枉费。比如律诗抽出中间两联,首尾还能成完整绝句;七言砍去两字,五言就能表达清楚,那么能抽去的字句就是多余的,由此可知通篇必定臃肿,缺乏精炼。 5、艺术来自生活,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阐述极明,所以要多描写生活实际,避免闭门造车,特别注意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场景和陌生的人和事。曾有一个网友是北方人在诗里写了南方的瓜娃子,后来却被告知是取笑人的话,不注意就会闹出笑话。 6、正确对待批评,不可故步自封,即使不对,听听无妨。 三、诗词鉴赏 写作品就是为了给读者阅读的,并希望读者读后,能够接受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意他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如果被读者否定,就失败了。那么对于作者来说,就需要了解一点鉴赏知识,了解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 1、合乎格律。由于历史原因,近体诗形成于唐朝时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所以有很多古人古诗不合律,但后来的诗人就很少出律了。个别时候由于表达上的特殊需要,出律出格应当允许。但有人很极端,举出一些名人名家出律出格的句子,以“不以辞害意”为自己不遵格律辩解,不努力学习掌握,而想着偷懒,出发点就不对了。 2、意境要好。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好的诗词必定有好的意境。意境主要体现在:一形象美,二情感美,三含蓄美。这个几句话说不清,全在于日积月累自然感悟。 3、语言通顺。生硬不通现象结句和韵脚最为常见,这也是诗感不够,生拉硬凑造成的。这个前面也说过,不多说了。 4、其它有:逻辑严谨、结构规整、艺术手法熟练等等。不一一细说了。 四、几个说法 容易引起歧义和争论的诗词概念很多,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一千年也不会有结果,所以建议不争,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掌握一个大原则,那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要试图让别人听你的。 1、意境和格律 意境和格律不能偏废,这就是哲学上讲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好比吃饭用两根筷子,无论是古韵还是新韵,既要注重锤炼意境,又要注意不可随意突破格律,好的作品不但意境高妙,而且格律严谨。全篇通顺、有机、精致,就是佳作。 2、古韵和新韵 单就一个韵字能影响什么呢?所以无论新韵古韵,写出好诗词,你用的韵就是最好的。有人说了,你根本不懂声韵,用平水是为了声韵和谐,那就奇怪了,现在的诗是写给现代人读的,现代普通话读平水作品,上哪里去找和谐?其实,《平水韵》本就是从前人写诗所用的韵里汇总出来的,须知先有诗词后有韵书。还有一点是,很多人最初学诗用《平水韵》,这个或许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惯性使然,往往视其他渠道为非正途,所以说话或者观念就未免偏激了一些。 3、文无第一 清代乾隆文坛三大家之一袁枚《随园诗话》中提到:“人或问余以本朝诗,谁为第一?余转问其人:三百篇以何首为第一?其人不能答。余晓之曰: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不容为人轩轾。音律风趣,能动人心目者即为佳诗,无所为第一、第二也。”此可作注释。 4、文人相轻 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傅毅和班固本来差不多,班却笑话傅,是拿自己的长处笑话别人短处,而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5、评写关系 不得不说,有个现象,善评者多写不好,善写者多不会评,能评又能写者少之又少,这很合一个著名的比喻——母鸡会下蛋却不知蛋味,人不会下蛋却深谙其味。 诗词从模仿最终要走到主创,跨越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深入探究古今中外诗词流派和理论,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但那是本讲之外的内容了。 学习要摒弃门户之见,上下多涉猎,纵横要宽博。有的老师拘于门户之私,告诫弟子,不要学杂了,很有道学味道。更有奇怪之论说,写旧体用新韵,如着西装穿草鞋,不伦不类,此又失客观也。凡此种种,在此不作讨论。唐朝帝国之所以当世无匹,是因为其以博大胸襟,广收博纳,成其帝国气象。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万事万物亦因时而异也,不知此理,何以谈诗。 好了,就此打住。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