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e584106c0102uy87.html 作者:《阳都文学杂志》
青岛市北区作协沂南采风作品(一) 伟大与平凡只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绿荷听雨(刘淑琴)走进红色沂南 李 岩 《马牧池》 (四首) 杨昌群(骑马看海) 红嫂明德英 徐永超 红嫂村抒怀 李 岩
一群人,一座山,一座丰碑——走进红嫂纪念馆 剑指南天(张海滨) 伟大与平凡只隔着一颗心的距离(外二首)
绿荷听雨(刘淑琴)
作为母亲
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孩儿
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
成为战士
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
又是多么勇往直前的决定
沂蒙山 牧马池
一件在明德英眼中最普通的
事情 却让后人肃然起敬
铁蹄 沦陷 三光政策
面对嗜血的豺狼
好红嫂 舍生忘死
危急时刻 用自己的
乳汁 救活年轻的生命
用大爱传播抗日的火种
平凡如一棵不屈的小草
任凭狂风横扫 暴雨之后
依然撑起一片绿荫
普通亦如一枚坚韧的石子
轰隆隆的火车驶过
依然沉默不语
明妈妈 您就是 那株顽强的草
那枚隐藏在铁轨中的石子
平凡成就伟大
只隔着一颗心的距离
◎ 那一刻 你离我很近 却又那么远
有这么一段时间
我跟着地导游走
离你很近
那时 太阳从晌午歪门走到日头西门
短短的一个时辰 生命有了间隙
炙热的阳光穿透乌云投射下来
沉寂的石碾子晒得滚烫
寂寞的轱辘霜打了似的
一动不动 时间仿佛停滞
我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
吃力地抬腿 迈过一个个门槛
游走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
笑吟吟的红嫂
不苟言笑的将帅
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迎面扑来
不怕流血牺牲的战士
不畏艰难险阻的女子
在危急时刻想的都不是自己
总是那么惊心动魄
总还那么感天动地
想扯着嗓子喊一声
我爱你
却又那么远
◎ 三叠泉边 杨柳拂面 吹乱了谁的忧伤
我不说你小桥流水
也不说你梅竹幽境
只说你 接二连三的乡愁
如何居临清流 翠色欲滴
稚嫩的黄雀隐藏在竹林深处
疏竹筛月 对影数繁星 只应天上有
一叠饮水 二叠淘米 三叠洗衣
三生有缘晤竹泉 恍闻冰泉与竹语
坐在门口石凳上的老人 今安在
那个淘气的孙儿在哪里
杨柳拂面 曲水流觞
谁的梦在这里被轻轻唤起
2014年7月18日初伏第一天,笔者随市北作协到沂南采风有感。
走进红色沂南 李 岩 这是一个 令人肃然起敬的 红色革命老区 为了全民族利益 军民一心 毅然决然 筑起了 抗击日寇铁蹄 的铜墙铁壁 面临轰炸、杀戮、掠夺…… 英雄的 沂南人民啊 铮铮铁骨 巍然屹立 为了新中国的胜利 炮火硝烟中 车轮滚滚向前 最难忘哟 年轻的母亲 ——红嫂 用乳汁 唤回垂危士兵的 宝贵生命 英勇的战士们 用鲜血 报答母亲的慈爱 当进军的号角 雄伟吹响 沂南妇女的身躯 迅即铸成 冰冷河水里—— 通往胜利的 血肉人桥 士兵与乡亲 凝结成 最为雄壮的—— 钢铁长城 顿时,面对昔日战争 我仿佛彻悟: 人民的战争靠人民 正义的人性 终归会战胜邪恶 打江山人民是靠山 保江山人民是后盾 执政为民 取信于民 才会 铁打的江山 红色不变! 2014-7-21 马牧池(外三首) 杨昌群(骑马看海) 马年初伏走进马牧池 石墙,石巷,石碾子 寻梦抗战烽烟的印痕 马牧池曾名常山区 扫荡,反扫荡,打鬼子 古驿道穿越了千年 只为那沧桑岁月的无数瞬间 红嫂纪念馆 一位八路军小战士 身负重伤 红嫂明德英 滴乳救伤员 人民的乳汁喂养 人民的战士 这样的军队不可战胜 联合会刊 王换于 善良淳朴的农妇 创建八路军战地托儿所 深情救护白铁华 含泪厚葬陈若克 冒死保护《联合会刊》 一个时代过去了 新的时代被它孕育 楮桃红 霜冬柿子红 夏伏楮桃红 春花秋叶穿越红色的沂蒙时辰 楮桃红了的时候 我走进沂蒙山的浅梦 无往不复,似曾相识 枕沂叩蒙宛如山水的传奇 诗注:2014年7月初伏,市北区作协沂南红色旅游文学采风记韵。 红嫂明德英 徐永超 明德英和丈夫李开田冒着日伪军时常搜查的危险,在自家窝棚、附近墓地等转移、掩护八路军伤员,并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他…… 两岁的时候因病致哑 可眼睛那么明亮 从军队的旗帜上 看到了正义的曙光 看到了家和国的希望 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 不认字 没有文化 在八路军伤病员生命垂危时 砸碎封建枷锁 毅然决然 敞开衣襟 给革命以爱的温暖 和生的力量 一生没有写过一个字 一生没有说过一句话 却用一滴滴滚烫的乳汁 在沂蒙这块红色大地上 写满了沂蒙红嫂的荣光 红嫂村抒怀
李 岩 早就听说沂南有个红嫂村,老爷子作为战地记者曾经在那里采访和战斗过,解放后也多次去采访了当年的红嫂们。这次盛夏时节随青岛市北区采风团前往,果然不虚此行,收获颇多。
到实地才知道,红嫂村是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属于典型的鲁南民居。原先这个被叫做“常山庄”的村子,如今也是因了沂蒙红嫂而闻名于世,作为革命老区,“泥巴路、土坯房”一直是村庄的代名词。五年前,农民朋友告别了旧房搬进了不远处的新家,转瞬间这里有了石板路、石垒房,增添了石磨、农家小院,坡路弯弯,演化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影视城。让常山庄村村民没有想到的是,不但住上了新房,在搬迁过程中,常山庄村利用自己的红色资源,将旧村完整保留下来,打造成红色影视基地,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等40多部影视作品都从这里拍摄完成,村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工、做生意,还能在影视剧中客串群众演员,走上了舞台,挣上了钱。
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我们走街串巷,一一目睹了当年八路军、解放军住过的房屋,瞻仰了徐向前、聂荣臻、陈毅、粟裕等将帅的塑像,聆听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了解了沂蒙红嫂们乳汁救伤员的英雄事迹,等等。在一间介绍曾经战斗在这里的将领的展室里,我看到了老爷子撰写的《血肉长城》——抗日战争沂蒙战地纪实这本书。当年老爷子刚20出头 ,作为战地记者经历了那场血与火的战争。当年“红嫂乳汁救伤员”的原型——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今天,我亲眼目睹了这些原始的村落——抗击日寇的战场所在地,深深为那些为了反法西斯战争,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所感佩和敬仰。正是千百万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才筑起了共和国屹立不倒的血肉长城。在这里,我边参观边想,高高的蒙山,绵长的沂水,哺育了英雄的沂蒙儿女,他(她)们用小车、用乳汁,用人桥,在战胜日本鬼子后,又不分男女老少,车轮滚滚,奋勇支前,支援解放军打败了蒋匪军,终于赢得了全国的胜利和解放。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我们走过蜿蜒的沂河畔,走进沂蒙山革命老区,走进沂南英雄的红嫂村,“两战圣地”重访,唱响“沂蒙山小调”和“红嫂颂”、传承着感天动地的红嫂故事,更摇荡起沂蒙老区这个“红色的摇篮”,荡涤心灵、汲取力量,吟诵一曲沐浴抗战烽火的人生主旋律。
最后让我以歌颂“沂蒙六姐妹”的小诗来做这篇短文的结束: 谁不忆沂蒙,常唱红嫂新。
华夏巾帼美,最美常山村。
沂蒙六姐妹,至美展胸襟。
圣洁用乳汁,喂救伤员亲。
大爱大善凝,慈母情怀深。
鼓舞士气壮,军民鱼水真。
2014年7月22日 一群人,一座山,一座丰碑 ——走进红嫂纪念馆 剑指南天(张海滨) 这是一个山里的山村,一条山路绕山而建,石板巷顺着山势,幽深曲折,小巷两旁是石头砌成的老屋。石板路,石头墙,石头院,茅草房,浅浅的灰色记录了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走进常山村,并不是因为作为商业的影视外景地。在这里,能触动心灵的不仅是原生态的古村落风貌。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在战争年代沂蒙人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的老石屋经历过炮火纷飞的年代,见证过沂蒙军民得鱼水之情,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的故事。 这里是两战圣地,红色沂蒙。这里的人民为了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这里是红嫂的故乡,是山东地区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延安,在那红色年代,数不清的小人物为了新中国的胜利,默默的奉献了自己:“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日寇狂扫荡的年代里,是她安全掩护了27位首长和烈士的孩子。红嫂明德英,是她用圣洁的乳汁抢救了战士的生命。圣洁的母爱,用乳汁化甘泉,装造了生命的奇迹;梁怀玉,把少女的真情献给了上战场的八路军......“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里发生的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听了令人振聋发聩。 导游的解说让人热泪盈眶,“他们为了人民打天下,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他们搭一座桥?”在冰冷的河水中,是李桂英,是她和姐妹们用柔弱的肩膀架起了了一座人桥,那是一座通往胜利的桥。陈毅元帅说,他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迟浩田将军来寻找当年救过他的红嫂,大娘们说“大兄弟哟,那个年代是应该做的事,你还寻个啥呢?俺们这般年纪的人,谁都做过这样的事!”多么质朴的言语、多么淡泊的心态啊!是多么深厚的爱党情怀与人性真善之美!是“红嫂”们汗水、乳汁和鲜血喂养了革命。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常山村仍然保持着那时的风貌,就地取材的石板路,茅草屋。小巷还是那小巷,石头屋还是原来的石头屋。石头物的茅草顶还是那样亲切,小巷还像几十年前那样曲折幽深,让人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上个世纪。发生在那里的一场战斗,改变了中国的格局。又是那里的人民和全中国的人民一起,用小车推出了一个共和国。在当今,重温战争年的军民鱼水之情,同仇敌忾,共同为了信仰甘愿牺牲的的精神,有重要积极的意义。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红嫂精神的震撼,能荡涤人们心灵。 蒙山高,沂水长。“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我觉得,沂蒙山,并不是哪一座准确的山,而是一个代名词,是一座时代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