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首往事时,大都常常感到历史陈迹太遥远,所历旧事已渺茫;无不感叹往事已如烟随风般消逝在沧桑岁月深处。然而,实际上往事并非皆如烟,有的却如刀镌斧刻般痕迹深深地铭记在记忆里。此篇所记即是。
不知从何年代开始,发源于沂源境内的鲁山和艾山的沂河,浩浩荡荡,汹涌奔腾,一路流经沂水南下,至一代名相诸葛亮的故里阳都古城,即沂南县孙家黄疃村北,汇入一股史称“桑泉水”的支流。沂河水因此更加凶猛、湍急和不驯服;每逢夏季雨水较多的时候,沂河水、桑泉水在此交汇处便决口泛滥,使袁家口子以南30余村的上万亩良田遭受水灾。逆这条支流而上,蜿蜒曲折,九曲十八弯至源头蒙山之阴的聚粮山、青山,几近300里。据《水经注》:桑泉水上源之一×(音sou)崮水,俗称汶水;宋元以来,遂通称桑泉水全流为汶水,今名东汶河。源出山东蒙阴县西,东南流经县南,至沂南县南入沂河。
千百年来,滔滔沂河、汶河从大山深处流来,在这片古朴的土地上,一步三回头,九曲十八弯,造化出三河六岸的方方绿洲和片片平原。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这碧绿河水、巍巍青山,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滋润培育着两岸的肥田沃野,使此地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以其博大坦荡的胸怀容纳、庇护着这一域的黎民百姓,使之养成了勤劳善良、坚韧勇敢、朴实厚道的品格和秉性,并且还孕肓了这里古老而灿烂的阳都文化,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和一代代风流人物。在汶河左岸下游、岸堤村附近一个叫北寨的小村庄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汉墓中发掘出的42块汉画像石,曾因代表了整个汉代绘画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而被写进了中国历史教科书,当时在史学界的轰动程度几乎能赶上后来出土的安阳甲骨文和西安兵马俑。就连考古大师郭沫若亦曾叹为观止。由此足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先人的智慧才华与创造精神。在汶河、沂河的交汇处右岸,1800年前的阳都故城遗址至今犹在;在沂河岸边的田地里,具有典型特色的汉代断砖、碎瓦、陶片到处可见,俯拾皆是。这里,就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故里。一代智慧圣人靠喝沂河水吃蒙山粮,在沂蒙山的怀抱里度过他的童年……钟灵毓秀的沂蒙山汶河水,在千古岁月中钟成了历代叹为观止的灵异;在物换星移中造就了人人击掌赞叹的神奇。
一片青山一溪绿水,对生活在此地的芸芸众生情有独钟。而栖居于此地的黎民百姓对汶河也有着深情眷恋和强烈倚赖。仅从汶河两岸那些村庄的名字上,就可以窥见他们对汶河的依恋和密切程度。在汶河中上游岸边,有岸堤村,依汶村,孙祖村,代庄村;在中下游,有南沿汶,北沿汶村,一溜河阳村等等,不一而足。依汶,不就是依托汶河而居、依靠汶河而生存吗?沿汶,不就是沿着汶河而栖、建村于汶河边沿上吗!
至于岸堤,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江河湖海等水边陆地上建筑的堤坝;而在这里,它还有着另一层意思,即还是一个村庄的名称。
据历史记载,唐代既有岸堤村。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岸堤。传说有两位名叫殷雷、殷电的将军驻守此地,村名叫双凤镇。至明代时,因村庄紧靠汶河北岸高高的河堤,遂改名为岸堤。这和沂南县大庄镇的“缴粮”村,沂南县青驼镇的“冶炼”村等村名的来历倒是一致的,非常符合明初移民初来乍到时建村以地物取名的特征。有古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这些村庄却是靠山叫山,靠水叫水。这一域的村名来历,大抵如此。
像岸堤、马牧池等村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山乡村镇,坐落于沂蒙山腹地的深山沟里,“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名不见经传,亦不见于口碑流传,经年累月默默无闻;除了历史悠久、村落大一些之外,其他本无什么可说道之处。然而,岁月悠悠,沧桑变迁。人类在流逝的岁月里不断奋进,有的村庄也随着人类的奋进而与机遇相逢,从而闻名遐迩,从而熠熠闪光。而岸堤村就是随着边区省委和干校的到来从而名声大振、远扬的。
1938年6月中旬,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机关和四支队在泰安南上庄决定兵分两路,由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率一部南下滕峄地区,以四支队政委林浩、支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率一部,南下沂蒙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至费县仲村召开七七事变纪念大会以后,该决定方才付诸实施。两部分手后,林浩率所部很快到达蒙阴县的坦埠、旧寨、沂水县的岸堤一带,并与第三支队廖容标、姚仲明带来的一个团会师。林浩等率部来此后,很快确定将岸堤作为边区省委机关的落脚点。
林浩率部所来到的这片土地,从历史上就是一片英雄、光荣的土地。她北依沂山、鲁山,南至临滋公路,东跨沂河,西接新泰莱芜;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反抗反动统治和外敌侵略,前赴后继,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清道光年间,在蒙山附近发生了幅军起义。清末民初,沂蒙山区许多仁人志士,为抵御外侮,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奋斗捐躯。沂水县同盟会创始人周瑞麟、刘溥霖等,奔走城乡,鼓吹革命,反清倒袁,以身殉国。沂南县后崖子村王德林,青年时期便高举反沙俄旗帜,出没于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打击侵华沙俄势力;“九。一八”事变后,又发动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英勇抗击日军,盛时曾达十万余人,威震东北。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沂蒙地区一些进步青年在外出读书时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沂水县下胡同峪村的李清漪、李清潍兄弟,沂水九区垛庄(今属蒙阴县)的刘晓浦、刘一梦叔侄,沂水县门家庵子村(今属沂南县苏村镇)的刘鸣銮,沂水城里的王敬斋(后叛党)等,先后分别在青岛、上海、淄博等地参加了党、团组织。1926年后,他们先后回到家乡传播共产主义,发展党员。1927年春,中国共产党沂水支部建立。党的组织一经建立,就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沂蒙地区有些在外地和国民革命军中的共产党员,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陆续回到家乡,增强了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沂蒙地区的党组织曾一度迅速发展,群众斗争也一度比较活跃。
七七事变发生以后,沂蒙地区的党组织和散处各地的党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号召,恢复发展党的组织;组织抗战敌后援会、抗日救亡协会,宣传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放手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带领群众,共同投入抗战的洪流。沂水西北乡成立了“抗日救亡协会”,小诸葛村共产党员袁子扬任主任,陈梯山任副主任。垛庄村爱国青年刘增浩,从临沂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垛庄、泉桥、西师古庄等村进行抗日救国活动。争取了垛庄乡乡长刘立泉、副乡长刘长年、文书戴滋园和部分乡丁,把垛庄周围几个村的枪支集中起来,在刘增浩家中召开会议,成立了联庄会。声明其宗旨是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维护社会治安。联庄会一成立,就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汉奸王立庆部曾企图占领垛庄,被刘增浩率联庄会打退。后将这支武装改名为“抗日救国联合会”,刘增浩任会长,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沂水县的共产党员、爱国青年邱也民、李道德、李贵德、秦昆等也行动起来,深入农村,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沂水城里及其附近村的爱国知识分子李贯一、武克潜、刘邑周,基于爱国热情,发动组织了沂水县“抗敌后援会”,募集了大量款项寄往抗日前线。沂水西北部的共产党员李洪标、李贵德、李道德、耿启明、王翰卿、孔楚白、李桂五,在埠前村自动成立了中共沂水县临时县委,李贵德为主要负责人。确定以埠前村为中心,分片负责,联络失掉联系的党员,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酝酿成立抗日武装。费县党组织也在尚明等人的发动下,在80余村庄建立了临费边抗日联庄会;等等。
1937年12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在泰安接见了被释放出狱的李仲林、邵德孚;确定派李仲林、邵德孚去沂水、莒县、临沂等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恢复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1月初,李、邵二人到沂水,与失掉组织关系的部分党员取得联系,听取了他们几年来在与上级党组织失掉联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斗争的情况,传达了目前抗战形势和省委的部署;并给他们恢复了组织关系,要求大家联合各地战前党员和爱国青年建立抗日武装。此时,在济南乡村师范学校入党的宋焕臣也回到家乡悦庄、埠村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不久便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游击队。2月,沂水五区朱家里庄(今属沂南县依汶镇)战前党员杨萌田找到邵德孚和李仲林,恢复了组织关系。又和五区(依汶)乡农学校代理校长朱亦皆、十区乡农学校代理校长朱遂初以及朱寿年等一起,在朱家里庄村东的崖子崮回龙寺拉起一支抗日队伍。2月中旬,省委发出指示,从莒县、沂水两县抗日武装中各抽调200人,组成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六大队。3月下旬,第四支队六大队在沂水公家疃成立。沂水县女知识青年于烈、刘浩、邵英、毛洪、孙涛、王卓、董玉桂等踊跃参加六大队,成为当地女青年参加革命的带头人。
林浩率部来到坦埠不久,沂水九区垛庄刘氏大家族“燕翼堂”的爱国青年、著名烈士刘晓浦之侄刘增浩率李先候等四人即来到坦埠,主动找第四支队联系抗日救亡等工作事宜。原来,早在一年前,刘增浩就在垛庄、泉桥、西师崮庄等地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抗日救国、保卫家乡、维持社会治安的“联庄会”。而今,当他们听说坦埠驻有八路军时,刘增浩即带领李先候等四人前去联系。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周赤萍、供给部长马馥塘出面接谈。马馥塘说他认识刘增浩的叔伯哥哥刘一梦,也听说过著名烈士刘晓浦的事迹。周赤萍、马馥塘二人代表边区省委和第四支队对烈士的全家表示慰问。同时,要他们回去认真发动群众,组织青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说队伍很快就会到垛庄的。不久,第四支队派第一团在团长徐化鲁带领下先行到达垛庄。一团政治部主任杨纯(女)同垛庄抗日救国联庄会内的共产党员们接洽了组织关系,其中有戴滋园、刘滋泉(刘晓浦之侄)、刘露泉(烈士刘晓浦之子)刘增浩等。在杨纯的帮助下,垛庄抗日救国联庄会建立了共产党支部。从此,垛庄抗日联庄会便在杨纯(女)指导下开展工作,正式成为边区省委领导的一支地方武装。
在沂水九区驻地岸堤镇,在八路军第四支队联络员李慧(女)的教育争取下,素有爱国热情的国民党沂水九区副区长马月如认识到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和希望,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所以,他毅然决定摆脱国民党旧政府的束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跻身于抗日队伍之行列。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号召,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马月如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声望,积极宣传抗战,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他和当地开明士绅刘醒吾在九区利用联庄会组织起近千余人的自卫团并拉到岸堤,自愿加入第四支队抗日。第四支队司令员兼第四团团长廖容标和第四团政委姚仲明亲切接见了他,勉励马月如为抗日救国继续作贡献。
两个月后,郭洪涛率南下部队北返到达岸堤村,与前来迎接的林浩、廖容标所率部队会合。山村里骤然增添了几千人马,使沉寂多年的岸堤村顿热闹、沸腾起来。人喊马嘶声、欢歌笑语声从村里阵阵传出。人来人往,俱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一派紧张繁忙、活泼有序的景象。随着边区省委不断派出工作人员到附近村庄开展工作,这种抗日救亡的气氛逐渐向四周村庄蔓延辐射,使汶河两岸大大小小的村庄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朴实厚道的沂蒙山人开始觉醒,开始扬眉吐气;古老偏僻的山川大地也随之焕发了勃勃生机。第四支队半年来两度分兵,转战南北;而今在沂蒙深山里的岸堤村扎下营盘,开始着手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
东汶河水滔滔东流,无歇无止;汶河两岸水一般温顺纯洁的人民开始觉醒,坚决跟共产党走,义无反顾地去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抗日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