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0-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犬、锚和其他动物及人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发病犬、猫表现狂燥不安、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麻痹而亡。
一、流行特点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RNA型。病畜及带毒的野生动物是本病的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唾液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15天,以及临床症状消失后6-7天,唾液中均含有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发生感染。现代研究证实,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据报道,蝙蝠的唾液带有病毒,因此认为蝙蝠在狂犬病的传播方面起着重林的作用。犬、猫以及其它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对本病都易感染。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小鼠等也能感染。人有较高的易感性。本病发生多由咬伤引起,所以**链锁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发生。一般春、夏季比秋、冬季发生多。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与咬伤部位(距中枢神经的远近)和程度、唾液中所含病毒的数量等有关。最短8天,长的可达数月或1年以上。犬、猫平均20-60天,人为30-60天。
1、犬:典型病例分为前驱期(沉郁期)、狂暴期(兴奋期)、麻痹期。
(1)前驱期:病犬精神沉郁,喜藏暗处,举动反常,不听呼唤。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稍有刺激便极易兴奋。异嗜,好食碎石、泥土、木片等异物。不久发生吞咽障碍,唾液增多,后躯软弱。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舐局部。前驱期一般为1-2天。
(2)狂暴期:病犬狂暴不安,攻击人畜或咬伤自身。有的犬无目的地奔走,甚至一昼夜奔走百余里,且多半不归。由于咽喉肌麻痹,吠声变得嘶哑。此外,下颌下垂,吞咽困难,唾液增多。狂暴的发作往往与涫郁交替出现。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站起,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斜视,见水表情惶恐,神志紧张。狂暴期一般为3-4天。
(3)麻痹期:病犬消瘦,精神高度沉郁,咽喉肌麻痹后,下颌肌、舌肌、眼肌也发生不全麻痹。病犬张口、垂舌、斜视,从口中流出带泡沫的唾液。不久,后躯麻痹,行走摇晃,尾巴垂于两腿之间,常倒卧在地。最后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亡。麻痹期一般为1-2天。整个病程6-8天,少数病例可延至10天。
除上述典型经过的以外,也有兴奋期短的。甚至由前驱期直接转为麻痹期。称之为沉郁型狂犬病。经2-4天死亡。
应当指出,现时**的狂犬病,以非典型病型为主,表现典型经过的很少。
2、猫:病程与犬相似。病猫常藏匿,不断鸣叫,刺激之则表现出攻击行为。病的后期,后肢发生麻痹。猫以狂暴型较多见。
三、病理变化
剖检无特征性变化。常见口腔及咽喉粘膜充血或糜烂,胃内空虚或充满异物,胃肠粘膜充血、出血,中枢神经实质及脑膜肿胀、充血、出血。组织学检查,见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以及在大脑海马角,其次是小脑、延及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
四、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咬伤史,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由于相当多的病例呈现非典型经过,而且病犬在出现症状前10-15天即已从唾液中排毒,所以当动物或人被可疑病犬咬伤后,应将其拘禁观察2周以上。如无狂犬病症状出现,则不是狂犬病;若是表现狂犬病症状,应将其扑杀,采取脑组织(脑干、海马角、小脑、视丘)等做触片或切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内基氏小体,即可确诊。内基氏小体在神经细胞浆内,呈圆型、椭圆形或梭形,为嗜酸性,用姬姆萨液染成红色,大小约为1-30微米。但检查不出内基氏小体,也不能完全否定狂犬病,这是因为有10-25%的病例查不到内基氏小体。此时,可通过荧光抗体法或生物学试验进行确诊。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伪狂犬病、犬瘟热等相鉴别。
(附)人的狂犬病
犬、猫发生狂犬病后,对人有攻击性,人易被咬伤而患狂犬病。人的狂犬潜伏期一般为10-30天,长的达1年以上。病初表现头痛、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被咬伤部位发热发痒,有蚁走感。脉博增加,瞳孔散大,多泪,流涎,出汗,有时因呼吸肌和咽肌痉挛,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见到水表现恐惧,故又称“恐水症”。在发作的间歇期,表现恐惧、忧虑,有幻听、幻视和抽搐,有时狂躁,失去自制。一般在发病3-4天扣,因全身麻痹而死亡。
人被可疑犬、猫咬伤后,应迅速用20%肥皂冲洗创口,并用3%碘酊处理创口。尽早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同时结合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一旦发病,多难以治愈。
网状内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脑血管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瘟热相鉴别。
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犬及其它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核内出现包涵体。
一、流行特点
犬传染性肝炎病病毒属于腺病毒科乳腺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直径70-80纳米。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传染源。病犬的呕吐物、唾液、鼻液、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带有病毒;康复犬可获终生免疫,但病毒能在肾脏内生存,经尿长期排毒。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以外寄生虫为媒介传染,但不能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在自然条件下,除犬外,狐也易感。本病不分季节、性别、品种均可发生,尤其是不满1岁的幼犬,感染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二、临床症状
1、肝炎型:潜伏期2-8天。经症病例仅见精神不振,食欲稍差,往往不被人注意。重症病例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不振,渴欲增加,有时呕吐,常常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右腹部有压痛。扁桃体发炎,部分病例眼、鼻有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有的病例有黄疸症状,有的缺乏。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在康复期,往往发生角膜浑浊,常自行消退。幼犬患病时,常于1-2天内突然死亡;成年犬则经4-10天扣多能恢复。本病致死率为25-40%。如发病后能耐过48小时,多能康复。
2、呼吸型:潜伏期5-6天。患病动物体温升高1-3天,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困难,干咳。有的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有的病例发生呕吐,常排出带粘液的软便。
三、病理变化
肝炎型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腹腔内有血样腹水,肝脏肿大,色淡,包膜紧张,实质呈黄褐色,并杂有多量暗红色的斑点。胆囊壁高度水肿,出血、肥厚,呈黑红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胸腺点状出血。
呼吸型表现肺膨胀不全,有充血和不同程度的硬变,常常表现于肺的前叶和后叶。支气管淋巴结充血、出血。
组织学检查: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窦状隙内有严重的局限性淤血。肝细胞及窦状隙内皮细胞内有包涵体,一个核内只有一个。在网状内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脑血管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瘟热相鉴别。
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症状。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一、流行特点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RNA型。感染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液、呕吐物及唾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垫料、食具和周围环境。康复犬的粪便可能长期带毒。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此外,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犬,也是危险的传染源。断乳前后的幼犬对本病最易感,且以同窝暴发为特征。多为散发。在养犬比较集中的地方和规模养犬场更易发生本病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有两种病型,即出血性肠炎型和急性心肌炎型。
1、出血性肠炎型:潜伏期7-14天。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3-4月龄乳幼犬最为多发。主要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腹泻、呕吐、沉郁、发热、白细胞显著减少的综合症状。病犬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体质迅速衰弱。不久,发生腹泻,呈喷射状向外排出。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粘液和伪膜,尔后粪便呈番匣汗样,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病犬迅速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病犬因水、电解质平薄失调、酸中毒等,常于腹泻后的1-3天内死亡。体温升高至40-41℃,但也有体温始终不高的。有的病犬腹泻可持续1周多。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尤其在发病后的第5-6天明显,常在3,000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00%和10-50%。
2、心肌炎型:此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发病初期精神尚好,或仅有轻度腹泻,个别病例有呕吐。常突然发病,可视粘膜苍白,病犬迅速衰弱,呼吸困难,心区听诊有心内杂音,常因急性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为60-100%。
三、病理变化
1、出血性肠炎型:在小肠下段,特别是空肠和回肠的粘膜严重剥脱,呈暗红色;肠内容物中常混有多量血液。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充血、出血而变为暗红色。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小肠粘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隐窝萎缩或扩张,数目减少。肠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2、心肌炎型: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严重损伤,常见出血性斑纹。心肌损伤部位的细胞内常见核内包涵体。
四、诊断
在本病流行区,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学变化特点,对出血性肠炎型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对初发病例,则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搞体试验等。近年来,国内较多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确诊本病。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相鉴别。
钩端螺旋体症(Leptospirosis)
犬钩端螺旋体症是一种人畜均可感染之传染病,常见病源菌可分为黄 疸型及出血型两种。本病初感染时几乎无临床症状,故极不易察觉, 症状出现时呈现虚弱无力、呕吐、高烧、无食欲、贫血、血尿引起胃、肠、肝、肾之损害。多数会发生黄疸及粘膜出血。黄疸型常感染肾 脏引起肾炎及黄疸。动物经感染本病后虽然恢复了,但仍然会在尿液 中排出病原体成为散播者或病原携带者,如果病原体进入饮水或食物中,可经口及皮肤伤口接触而感染。 由于狗的习**四处闻一闻或舔东西,所以很容易接触到传染细菌, 因此接种疫苗预防本病非常重要,一般临床上犬钩端螺旋体疫苗的接种计划与犬瘟热和肝炎相同,别忘了每年定期的补强免疫接种疫苗
副流行性感冒 (Parainfluenza)
为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系由多种病毒和细菌所造成的一种流行 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不断地干 咳,如果不巧变成复合感染则病情会 更严重,特别是若许多病毒性病因一起感染的话,肺炎将会发生,这对幼犬来说可能会引起死亡。若无其他并发症感染,副流行性感冒的 病程约持续1~3个星期,病程加重之下,眼睛、鼻会有分泌液流出,同 时患犬精神不振,无食欲。
本病感染性极高,只要接触到患犬或分泌物,就很容易感染,特别是 呼吸到有感染颗粒的空气都极可能感染、发病。预防本病可以利用副 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来保护家犬。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Tracheobroncheitis)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又称喘哮病,为复杂之犬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 于犬舍或动物医院等犬之经常出入的场所,本病为犬呼吸道疾病之总 称,主要为犬腺状病毒第二型造成,最常与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一同感染。然而,其他环境因素如寒流、湿度过高及气候变化等,都是本病 引发因素,此外,剧烈的运动或兴奋也会使病情恶化。 本病潜伏期约5~15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强而有力的干咳,体温大多呈现正常,但后期若有细菌感染时,则会微微升高。病 情一般持续10~20天。
犬出血性黄疸(Canine Hemorrhagic icterus)
由钩端螺旋体 所引致,主要以破坏肝功能造成全身性黄疸、点状出血 为特徵。临床症状包括:高烧、厌食、眼分泌物增加、呕吐和下痢等 胃肠炎症状、肝炎、黄疸、尿液便浓而呈绿褐色。钩端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是以接触患犬尿液或受尿液污染的水、食物及器具,经由口或皮 肤而感染。在前述所介绍的传染病中,大多数无药可救;一旦感染只能 给予支持疗法,旦仍然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即使有幸治愈,仍会有后遗症。因此,定期接种疫苗是保护爱犬的唯一方法。
犬舍咳(Kennel Cough)
犬舍咳,又称犬上呼吸道感染复合症或犬传染性喉头气管炎,是犬舍 中最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狗群中之传染力高达100%,初生幼犬最 容易被感染,急性发病时,常造成幼犬死亡,使犬舍饲主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犬舍咳不只在犬舍或狗群中流行,因病原博德氏菌可经由空气传布, 所以养在家中之爱犬虽没有与外界犬只接触,亦会感染。犬舍咳病症 可持续数天~数周,主要的病症为突发性咳嗽或干 咳,也会引起肺炎或全身性症状,在治疗上,犬舍咳疗程长且治愈后容易再复发,治疗恢 复之犬只仍会散布病原博德氏菌,而传染其他健康犬只达三个月之 久,所以一旦发生犬舍咳,将很难根除病原在犬舍内的传播,故用疫苗免疫为防治犬舍咳之最佳方法。免疫时须以整群犬只为对象,且每 只爱犬均须免疫为防治犬舍咳之最佳方法。免疫时须以整群犬只为对 象,且每只爱犬均须免疫,才可达到预防的功效。 犬瘟热
犬瘟热由犬瘟热病毒引起,是主要危害幼犬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复相热、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出现脑炎症状。一般养犬的地方都有本病存在,特别是养犬比较集中的地区和规模养犬场更易发生本病的流行。
一、流行特点
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型。病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地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水、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毒。本病主要由于病犬与健康犬的直接接触,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都可感染,以不满1周岁的幼犬最易感。
本病在寒冷季节较多发。据报道,每3年流行一次。康复犬可获终生免疫。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3-4天。初期,精神不振,无食欲,流泪和水样鼻汁。体温升高40℃左右,持续8-18小时后,经1-2天的无热潜伏期,体温再度升高至40℃左右,并持续数天,在持续时间和高度上取决于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高热之下于2-3天内死亡的最急性型病例少见。一般在第二次体温升高时病情恶化,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鼻汁增多,并渐变为粘液脓性鼻汁,有时混有血液。在打喷嚏和咳嗽时附着鼻孔周围,呼吸加快,但症状恶化时,呼吸减弱,由张口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随着体温的升高,开始食欲不振,以后变为完全不食,大量饮水。由于消化机能减退,往往发生呕吐。初期便秘,不久便发生下痢,粪便中混有粘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口腔内发生溃疡,有的舌色变白。
在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水肿及化脓性丘疹。随着症状的发展,其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在恢复期,脓性丘疹消失,皮肤弹性消失,被毛失去光泽。
在病的恢复期或一开始发热时就可出现神经症状、痉挛多见于颜面部、唇部、眼睑,口一闭一合。严重病例,可见转圈运动,后躯麻痹不能站立,大小便失禁,昏睡死亡。有的呈舞蹈病,出现踏脚的特征症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开始就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多呈急性经过,病程短,在1-2天内死亡。
此外,眼睑肿胀时,出现结膜炎,有脓性眼眵,进而发生角膜溃疡。末期,心脏可受侵害。
本病致死率为30-80%。当继发细菌感染或与犬传染性肝炎混合感染时,则致死率大大提高。
三、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缺乏特征,仅见轻微的支气管炎或小的灶状支气管肺炎,直肠粘膜皱襞上常有出血。在自然病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可见严重的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化脓性胸膜炎以及出血性肠炎等。病犬的胸腺常常萎缩,并常呈胶冻状。
四、诊断
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可以作出诊断;在患病组织的上皮细胞内发现典型的细胞质内或核内包涵体,也可确诊。由于本病在相当多的场合存在混合感染(例如与犬传染性肝炎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而使临床症状复杂化,所以诊断较困难。此时,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以荧光抗体法较实用)才能确诊。
鉴别诊断,应特别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相鉴别。
犬传染性肝炎:常见暂时性角膜浑浊;出血后凝血时间延长;剖检可见具特征的肝、胆囊病变及体腔血样渗出液,而犬瘟热无此变化。组织学检查,犬传染性肝炎为核内包涵体,而犬瘟热则在核内和细胞质内均有包涵体,且以细胞质内包涵体为主。
狂犬病:有喉头咬肌麻痹症状及攻击性,而犬瘟热则无此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