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本帖最后由 他山石攻玉 于 2014-4-7 17:12 编辑
诗不能没有感情,就如江河不能没有水,大气中不能没有氧气一样。没有感情也就没有诗歌。在任何诗中,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感人的形象。
--感谢原文作者,原文出处:中国新诗大视界http://blog.sina.com.cn/u/2579244964
诗歌的情感(2014-04-07 09:43:48)转载▼标签: 新诗副刊文化 分类: 诗论
第三课 诗歌的情感
一、诗歌和感情
如果说,诗歌的立意是诗歌的目标、方向的话,那么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诗歌的动力,是发动机。丰富的感情是一个诗人必备的心理素质,感情因素。什么是感情呢?感情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刺激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是人的内心世界里无限微妙、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的总和,是人类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作为文学形式中一种体裁的诗歌,它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其主要特征的;它的旗帜或者商标上,闪烁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抒情。
情感在艺术作和欣赏中的动力作用与感染作用,历来被人们所重视。阿·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情感的形象来思维”。罗丹则明确指出:“艺术就是感情。”在诗歌中情感更作为“核心”、“根本”、“灵魂”来体现。“诗者,根情”(白居易),“情者,文之根”。千百年来,诗歌这片伊甸园之所以花卉繁茂,弥漫馨香,历久不哀,完全归于情感河流源源不失的浇灌。
诗不能没有感情,就如江河不能没有水,大气中不能没有氧气一样。没有感情也就没有诗歌。在任何诗中,没有感情,也就没有感人的形象。那些缺乏感情的形象,如同泥塑的美人、绢布制作的鲜花,尽管光彩照人,但终究没有生命。象一间没有人住的房子,没有生气。诗的生命活泼地跳动在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激情之中。因为诗人的政治主张、美学理想、气质、道德观念、个性、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纷纭复杂的诸多事物的态度等等,也只有通过强烈的感情来表达、来显露。
诗人应该是多情人。古诗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台路。(耐得寂寞)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怕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懈追求,终有回报)
诗人不能是薄情郎,朝秦暮楚,或短情寡义。不能说过了这人村,还有下个店,天涯何处无芳草。他应该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应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坚贞感情。
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冷漠旁观的人、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同样,也很难想象一首词藻华丽但没有一点切身体会和感受的诗,会真正打动读者,从而唤起共鸣。
丰富的感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何其重要,好像木之于火,水之于鱼。所以,写情诗的人是个多情种,或者是个大众情人,见什么,爱什么,见谁爱谁。总之,应该多情,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也在所不可。像杜甫在诗《春望》中所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伤感的时候,常常对着飘零的落花流泪;因为离愁别恨,常常听到鸟儿的叫声就觉得胆战心惊。
诗人用情感思维。写诗的人看世界,应该有憎,有爱;写诗的人看万物,应该有情有声。诗人看到星星,就应该像看到儿童天真清洁的眼睛,就像看到情人多情的眼睛;看到小草就像看到生命,看到青春;看到流水,就像看到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来。理智对于诗人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感情烈火应该时时在心中燃烧。诗人心中的那团火,可以煮沸江河,可以融化冰山。诗人应该让草木含情,同星月对话。所以,丰富的感情,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特别是纯情诗人——写爱情诗的诗人。有时候我想,写爱情诗的诗人,与其说他在写诗,倒不如说他在恋爱更为客观一些。我主张,到了不或之年——30多40岁以后的诗人,就不要再写爱情诗了,因为这时候的诗人只能写出爱的真理,决难再写出爱的真情。我以前,写爱情是有点小小的名气的。但现在觉得我很难再写爱情诗了,总觉得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好爱情诗的,自作多情不行,代人传情也不行。毛泽东说“诗人用形象思维”这话不错,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诗人用情感思维”。
感情包括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有人说“愤怒出诗人”,也可以说“狂喜出诗人”,“热恋出诗人”,甚至可以说“感伤出诗人”,“忧愁出诗人”,“悲哀出诗人”,“失恋出诗人”。大概因为“人生失意常八九”,人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人生理想、社会理想也是实现是少,失落时多。或者说,诗神也是忧多喜少的。古今中外,写离愁别恨出名的人远比写重逢欢喜的人多得多,从古代的李白、杜甫、李清照、李煜到现代的席慕容、余光中、戴望舒等,都是如此。
二、诗人感情的分类
诗人的感情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包括社会感情和自然感情。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不能离开社会,不能没有社会感情;同时人也具有作为高级灵长动物的自然感情。所以诗人的感情应包括时代之情、民族之情、人民之情、阶级之情、人之常情。
1、 时代之情,或人民之情。
诗言志。诗中的抒情主人翁往往就是诗人自己。如果诗人所抒必的思想感情仅是个人的私情,没有普遍社会意义,或者是狭隘的、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感情,那么,诗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我们说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是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应该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呼声。
古今中外文学史告诉我们,一切不朽的诗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一切伟大的诗人,都是那个时代为人民的利益而冲锋陷阵的斗士。诗人的瞳孔只有汇集时代的风雨雷电,才能发出时代的声音;诗人心灵的回音壁只有人民的一切苦难与欢乐,才能轰响出时代精神的雷鸣。因此,别林斯基说:“诗人比任何人都应该是自己时代的产儿。”
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是那个勇敢的“角斗士”,他用诗诅咒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抨击沙皇专制,歌颂自由与进步。如他的《自由颂》唱道:
朋友们,相信吧:
它,那迷人的幸福的星星,就要高升起,
俄罗斯将从梦中觉醒,
专制制度的废墟上将写上我们的名姓。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战士追求爱情和自由的理想和要求。
例如郭沫若《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这首诗借故凤凰在除夕将近的时候“集香林自焚”,象征旧世界、旧中国、及旧我的一切的毁灭,歌颂毁灭之后的更生。诗人以不可遏抑的激情,借凤之口,痛快淋漓地诅咒了整个旧中国: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在这里诗人怒火中烧,直抒胸臆,无论是浓血污秽、悲哀充塞、群鬼叫号、群魔跳梁,还是屠场、囚牢、坟墓和地狱等等词语,都成为了旧世界的象征物,都无一例外地浸透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郭沫若的早期的诗歌之所以享有声誉,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诗真实地反射出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以及追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首诗作于一九四三年四月,也是言志之作。这是借一匹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来言北方农民,扩大一点说,来言苦难深重的中国劳动人民之志。中国劳动人民当时处于三座大山的沉重压力之下,“九·一八”事件之后,北方的劳动人民直接惨遭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害,他们在苦难的深渊里生活着,挣扎着,他们勤劳而勇敢,他们遭受着很大的屈辱,命运是悲惨的。但是,他们不会绝望,“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它们的前面是什么呢?是前途,是光明,是胜利。是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向困难进军》(郭小川)、《雷锋之歌》(贺敬之)反映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精神。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题材,歌颂党的政策给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搞活经济,可以称谓具有时代精神的题材。如;《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好日子》等。
2、 民族感情/爱国之情
当中华民族面临外族入侵,山河破碎,人民遭殃,民族感情应成为我们诗人的感情主体,为民族的解放而创作。如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就用刺刀杀死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
这就是奴隶!
《假如》以不去打仗就要做奴隶,反拨出不愿做奴隶的抗争精神,鼓舞鞭策黄炎子孙团结进行坚决抗战。这首诗当时写在墙头,写在战士经过的山岩上,很快传到了各个抗日根据地,推动了广大群众走向抗日战场,走向斗争的胜利。
闻一多的《一句话》是有名的爱国主义诗篇——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是现代爱国主义诗人,“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句话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在创作之中,他时刻不忘抒写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的向往,而这种情绪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构思。文第一段开头以“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提纲挈领,反映了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则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紧接着作者对“缄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这一缘由。到这个时候,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提出了“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将全文引入高潮。在第二段里,作者以火山忍受不了缄默呼应了上一段的“火山的缄默”,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虽然会来之不易但终究会成为事实。“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则形象刻画了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表现出来的恐慌和畏惧。到此,作者再次提出“咱们的中国!”这一撼人心魄的话语,起到反复咏唱、深化主题的效果。
另外,抗战时期流传的抗战歌曲,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等,都是体现民族感情的作品。
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也是我们诗人表现的重要主题。如,海外赤子对于祖国的怀念也体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乡愁》等。
3、 阶级之情
当阶级斗争日益尖锐时,诗人应该站在先进阶级的立场上,满怀阶级感情,为自己的阶级高唱战歌,鼓舞广大群众向反动阶级进行战斗。如《国际歌》、叶挺的《囚歌》、夏明翰的《就义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等。
4、 人之常情
这是人类共同具有的自然的世俗的感情。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对人生、命运、前途的认识,亲友之情,山水之情,思乡之情,伤感之情,爱恋之情等。
写喜悦之情的——
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要,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至洛阳。
杜甫是唐代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歌,他很少写欢喜愉快之类的诗。这首诗是杜甫平生第一快诗。唐朝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一极大的灾难。杜甫当时逃难在四川,听到了官军打败叛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大喜若狂,写了这首快诗。
诗意是——当诗人在四川得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高兴得泪满衣裳,反问妻子和儿子现在还有什么好发愁和呢。他发疯似的卷起书准备回家。整日高歌纵酒,过去忧伤的情绪一而扫光,人也变得年轻,做好了回家的准备。他归心似箭,兴奋地拟好了回家的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至洛阳。从诗句轻松、明快的节奏中我们可见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愉快,欢喜。
写悲哀之情的——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给祖国同胞带来巨大的灾难,全国人民、华夏儿女万分悲痛,沉痛衷悼遇难同胞,除了向灾区人民给予物质上的援助外,还利用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对同胞的哀悼之情,特别是地震诗歌在沉寂的中国诗坛掀起了新的热潮。
为汶川大地震的死者祈祷
于元林
你们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
无力抓住从破碎的世界透进的一丝光亮
你们要到天上去 变成最美丽的云彩
来热爱地上痛哭不止的亲人
如果你们的灵魂因失血过多而无力上升
如果你们实在过于热爱这片沉痛的土地
那么你们就到土里去 变成最沉默的乡土
让失散的亲人们重返家园再次生根
诗人设想受难者的两种归宿:上天与入地。诗中沉痛而诗意地上天和入地的原因;再进一步指出,不管是上天与入地,两者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都在怀念自己的亲人。上天者变成最美丽的云彩/来热爱地上痛哭不止的亲人;入地者,变成最沉默的乡土/让失散的亲人们重返家园再次生根
默 哀
邢孔史
降
下
半
旗
让祖国母亲的手
擦去……
死者脸上的血
要走也要干净的走
低
下
头
来
默哀……
三分钟
身体麻木
灵魂出窍
陪亡灵上路
三分钟
其实与死无啥两样
如能挽回死者三分钟的生命
真的死去三分钟又何妨
上苍啊
十三亿的三分钟
能挽回死者多少生命的时光
亡灵啊
牢记本身
勿昧前因
劫难之后
还有天堂
注:古埃及《亡灵书》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不忘自我、前因,在下界经历种种劫难之后,通过神的审问许可,便能上天堂,回到遗体之中再生。
诗中表现的哀悼者的悲痛心情,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并表示自己愿意用默哀的三分钟或更多的时间换取死者的生命时光。并表示十三亿人都用心有这个愿望。因为这个愿望死神是天意的,所以只能希望死者不要进入地狱,而要进入天堂。
如写感伤的——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ei累音)江月。
感慨时光的无情,自己年长,功业未成。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既然人生如梦,就要对酒当歌,与往事干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雾,去日苦多。
——曹操《短促行》
写友情、别恨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欠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王维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新诗中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只有五行,诗人把妙龄少女低头道别的羞怯姿态比作一朵在凉风中摇电多姿的水莲花,把姑娘与诗人告别时娇羞答答,含情脉脉,低头鞠躬,优美动人,可怜楚楚的风姿表现得十分真切,特别是,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看似平淡,却写得真切传神,我们仿佛看到少女绵绵不尽的情话,看到她恋恋不舍的感情。
写乡愁的——
乡愁是诗歌的重要主题,诗歌中除了爱情题材外,乡愁题材应居第二。乡愁也可以说是乡村情结,是人们对故乡的强烈、执著而持久的亲缘感、亲近感和回归感,它把乡情和亲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们对于哺育自己成长的亲人的深沉的怀恋和对养育自己的故土的浓厚的感情。
抬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
贺知章离家多年,返回乡里是已八十多岁,诗中反映了他回乡的复杂心情,幽默而储蓄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亲切又陌生的心情。
在新诗中,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堪称一绝:
望远镜中扩大了几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到令人心痛的距离,
一座远山向我飞来,
把我撞成严重的
内伤!
诗人身居台湾,远离祖国大陆,思乡之情又起难禁,没有办法,只好在边界用望远镜遥望家乡解忧。诗人把望远镜中扩大了几十倍的景物比喻为乡愁,看不清,道不明,又如风中的散发,握不住,理还乱。当距离调到令人心痛的距离,家乡的远山出现在镜头中,家乡的山就在目前,而我却不能回去,亲人双在那里呢,此后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将成为永远的严重的心病,无法治痊。
走进校友诗人李孟伦的生命历程,我发现乡情是李孟伦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感情之重,这种感情来自于他对母亲和故土的热爱。诗人出生于海南岛西海岸莺歌海湾全国文化之乡黄流镇的一个半农半渔的小村庄多能村。孟伦从乡村到来大城市海口已有十多年头,可他好像从未完全成为城市的风景,乡愁像一个沉重的行囊,让他进城的步履维艰,把他阻隔在城市的边缘,成不了安心的真正的城里人。翻开李孟伦诗歌创作史,可以发现,乡情题材是他诗歌创作中频繁出现,常写常新的创作主题。翻开他的三本诗集,可以发现有一半以上写的都是乡村题材。
孟伦写母爱的诗总是挟杂着一种对母亲的深深的忏悔:
我坐在母亲辫子上
坐出一肩秋霜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成熟了青春
——《发 现》
他沉痛地发现:多少年来他糊糊涂涂地长大了,而母亲却清清醒醒地老了,是母亲送葬了她自己的青春,换取了他的青春。当母亲还梳着辫子的时候,她还是多么的年轻,美丽,因为我的拖累(坐)使她过早地步入老年,满鬓白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离太阳(母爱)最近,最饱和的缘故?《发现》这首小诗沉着蕴藉,言微旨远。
写山水之情的――
李白的《题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人,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郭沫若考证他出生在碎叶城,今俄罗斯境内,说明碎叶城唐朝时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这是郭沫若的功劳之一。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并称为“诗仙”。他的诗想象丰富,雄奇瑰丽,感情强烈,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上诗描写:在阳光照耀下庐山巍峨的香炉峰紫烟升腾,远远望见瀑布就好像从陡峭的山崖上挂下来的一条河川。喷涌而出的水流落差竟有几千尺,是不是银河从九重天上落下来了?这首诗写的夸张而有自然,新奇而又真切,瀑布的形象丰富多彩,雄奇瑰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白的《望天门山》写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被浩荡的楚江断开,分成东西两座山,碧绿的楚江东流到这里拐一个湾。两岸的青山隔江拔地而起,小船像一片柳叶从太阳那边漂过来。这首诗描绘了远望天门山壮美景色,诗中借山势写水的汹涌,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加上远来的孤帆直下天门山,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均给人以丰富的思想。
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第三、四句视野开阔,气魄雄伟。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雄伟景物的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与豪情壮志。
此外还有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新诗中,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山水诗中的杰作——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山几层呵,水几层,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桂林的山呵,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贺敬之写桂林山水主要写神似,也写形似。主要是虚写,也有实写,第一、二段是神似,是虚写;第三、四段是形似,是实写;第五段又是虚写,写神似。把桂林山水比喻祖国的笑容可以说是神来之笔,空前绝后。
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写爱情的——
爱情是人世间最为本质的,最世俗的,最传统的感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史占极大的分量。
自古诗人多情,诗人向以感情丰富著称。歌德可以说是多情种子,一生经历十多次恋爱,读大学时与一位比他大三岁的酒店姑娘恋爱,但是诗人既多情也多疑,后来由于他的猜疑与忌妒致使她爱上别人。第二次与一位年轻美丽、活泼可爱的少女小安妮特恋爱,结果仍以悲剧告终。第三次则是与一位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凯恋爱,又以歌德的轻率离去而使爱情破灭。23岁时他又发生了一次举世闻名的恋爱,那就是与一位叫夏蒂绿的少女的恋爱,无奈的是夏蒂绿是他的好友凯士特的未婚妻。后来他根据这个经历创作了轰动一时文坛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男子哪个不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这句篇首话大家都应很熟悉的。40岁时他与一位意大利姑娘同居,17年后才和他正式结婚。
65岁时他有了婚外恋,和他的好友的一个女子一个舞蹈演员相爱。
最难得的是歌德在80岁后还在写爱情诗。
此外,还有叶赛宁、勃朗宁夫人、普希金都曾留下过许多浪漫凄婉的爱情故事。普希金曾为爱与情敌决斗。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诗是中国爱情诗的杰作——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湿润)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赏析: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开头三句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东风恶」几句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东风恶」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
词的最后几句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
唐琬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难、难、难!」表现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表现出做一个被休以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下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这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人成各」自己在横遭离异之后固然感到孤独,而深深爱着自己的陆游不也感到形单影只吗?「今非昨」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倾诉出了这种苦境。「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大凡长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烦躁,而本词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无暇烦躁,反而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读罢陆唐二人的缱绻爱情和劳燕分飞,除了感叹人生无常、命运无定以外,我们是该好好珍惜短短的人生光阴和爱情时光。
爱情是美好的,可能也是短暂的。把握今生,善待爱人,善待爱情,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古代写爱情诗有名的还有李商隐:
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窗前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有苏东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如拙作《那时候,它还是一棵小苗……》——
那时候,它还是一棵小苗,
如果那时你对我明说,
要不,只要给我一下暗示:
你冷寞的国土不适应它的生长。
也许,我会忍痛将它连根拨起。
如今,它已根深蒂固,
正沉醉在那幸福的梦境——
那开花结果的时辰
你要我如何忍痛将它砍掉?
过去的话不该现在才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7baa7010092v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