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1 ]3 {! k$ \/ v) _
业余运动员打球时手比脚快是普遍现象,因为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步法训练,错过了学习步法的最佳时机,行成了自己没有步法只有手法的不正确打球模式。这种模式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直到有一天,当你认识到步法的重要性想要改变现状才发现很难很难。难就难在原来自己形成的错误动作会干扰新学的步法动作,心理学叫技能负迁移(俗称技能干扰)。从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讲,“每一个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一个建立神经联系的过程,而且新的技能的神经联系要超过旧的技能需时漫长且困难”。因此,运动员要充分认识运动技能负迁移对学习新技术的干扰效应及掌握新技术的难度。 下面就以“手比脚快”的现象,进一步分析技能负迁移原因: 由于业余运动员在没有步法以前,球一到自己球台是手先动然后脚步才跟上;而新学到的步法是球一到自己球台脚先动然后手才打球,即“先手后脚与先脚后手”两者之间的动作结构不同,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联系,你需要的是先脚后手的打球观念,但脑子里还是受先手后脚的老式的打球观念一时转不过弯来,这就是旧习惯势力影响了新技能的掌握,也就是产生了运动技能负迁移,使运动员感到不容易掌握新技能。因此,就有了题目中的“手比脚快”之说。 教练员必须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技能负迁移现像是属于正常现象,在学习新技术当中是不可避免的,要有接受困难的思想准备。本教练在十几年的教学与训练中总结出克服技能负迁移“学好新技术必须经过4个阶段。A.初始阶段,学习新技能,但受技能负迁移干扰多;B.基本掌握新技能阶段,仍受技能负迁移干扰;C.熟练阶段,基本不受技能负迁移干扰,但关键球或紧张状态时可能还会受干扰;D.成熟阶段,新技能熟练程度远超原技术,不受负迁移干扰,达到收放自如,习惯成自然,新技能动力定型完全建立。“新技能的动力定型一旦达到了自动化程度,就标志着他的运动技能已经形成。”这时大功告成,完全掌握新技术,形成新的克敌制胜的绝招。在A与B阶段不适宜参加重要比赛,C阶段还可能会输球,D.阶段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由此可见,新的技能“先脚后手”的神经联系要超过旧的技能“先手后脚”需时漫长且困难,没有捷径可走,你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以上4个阶段去实施。 不过本教练倒是有良方根治“手比脚快”的现象,先用有针对性的多点多球训练处方把“先手后脚”的顽固分子的步法给逼出来,然后通过多球单练让他们对抗起来,这样,“先手后脚”的顽固分子就会蜕变成为“先脚后手的积极分子。具体方法如下: 器材:8张球台,一个拦截多球大网,300个球。 训练内容: 用多点多球和多球单练强化“先手后脚”的顽固分子的并步让他们动起来。 训练方法:一名教练对16名运动员,先全体在8张台上做徒手手步法,每位队员围绕8张球 台按顺时针方向绕圈子轮流在1号台打多点多球。没轮到打多球的队员在2至8号 台继续做徒手手步法练习,直至规定时间为止。 1.教练用多点多球法供三点多球,运动员打三点的练习。即原位正手打接并步
4 s/ q h' b _& A9 p 正手位打再回原位正手打,然后重复该内容打到熟练;另一个方向相反的同 类三点多球,即原位正手打接并步反手位正手打再回原位正手打,然后重复 该内容打到熟练;最后,将两个内容连起来打六点多球。经过以上练习“先 手后脚”的顽固分子没有不被驯服为“先脚后手”的积极分子,本教练在少 儿启蒙或成人班运用此法多年屡试不爽。 2.运用3对1多球单练,教练供多球,两个陪练员一个在正手位,另一个在反手 位逼主练者用上述内容对抗起来。 训练目的: 用有针对性的多点多球训练处方把“先手后脚”的顽固分子的步法给逼出来, 使其最终成为“先脚后手的积极分子。 可变形式:正手位2/3台正手打两点或反手位2/3台左推右攻练习;单球对练“两斜对两 直”练习,一个打斜线,另一个打直线(须交换角色来练),当业余运动 员“两斜对两直”练习基本稳定在50板以上(以50/m的节奏要求)不丢球,你就 基本被驯服为“先脚后手”的积极分子了。 综上所述,经以上练习业余运动员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并步,离业余高手还有一段距离,你还要学会跨步拉回头、跳步、前后步法及交叉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业余高手。 教练员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帮助运动员提高认识。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因为发现不了问题,也就无法解决问题。本教练认为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水平,有了这个基础,分析问题就不难了,离解决问题就不远了。$ a- o d7 R, p1 I
9 b) y& t: Q2 f$ m/ D& s
|